长寿与学习,信息力和中英文比较 。甲。最近接触到几位长寿老人,其中一位92岁,是个高级工程师,虽患有糖尿病数十年,并不苦恼,按时打胰岛素控制很有效,身心健康。他的长寿秘诀是,活到老,学到老,积极向上,身心愉快。笔者深受启发,决定每天随机看一篇bbc新闻,既可学语言,也可扩大知识面,但一开始就碰见一些拦路虎,不得不借助翻译工具,于是触发了一个老话题:中英文比较。下面是今早一条新闻的几句实例: (1)Among the 2% who are paedophiles are priests, bishops and cardinals GOOGLE 译文: 其中2%谁是恋童癖者是牧师,主教和枢机主教 (2)While the incidence of paedophilia GOOGLE 译文: 而恋童癖的发病率 (3)Asked in the same La Repubblica interview about the celibacy rule for priests, GOOGLE 译文: 当被问及在同一个共和报采访时谈到神父的独身生活规则。 (4) about 2%” of clergy in the Catholic Church (附图与此消息相关) GOOGLE 译文 约2%“在天主教教会神职人员的恋童癖者是。 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几个笔者不认识的专有名词,如 恋童癖 paedophilia , 独身生活 celibacy 中文一望即知,英文则不行。二, 例句(1)GOOGLE 译文“谁是”是误,who在这里是连接定语的关系代词,不能翻译为“谁”,涉及复合句时,机器翻译往往不准,这说明中英语法复合句差异较大,也可以说中文语法和英文相比,要简单易学。 乙。甲甲重阳认为,信息力是人,信息工具和信息三方面要素的综合。其中,信息工具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人们注意的往往是电子信息工具如芯片电脑手机等等,忽略了比它更为基本的语言(工具)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所有的人类信息资源都可以归结为符号、语法规则和由此构成的语言表现。 虽然通过基于1,0的机器语言可以支持和连接所有信息资源、畅行全球,但这并不能自动解决不同质不同结构的信息共享问题。即使我们早已有了跨语言的JAVA,即使我们又有了风靡全球的…CLOUD 和 BIG DATA, 上述不同质/不同结构的信息共享问题还是要以人为主、工具为辅的思路来解决。 丙。但人一生下来就落入一种语言环境,“母亲的舌头”将决定其一生的基本语言,由此又将极大地影响其一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表达方式,因而也将影响其吸收-记忆-消化-共享信息的能力,及 其在人类信息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人们至少应当懂一门外语,两三门更好。丁。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是要爱中文,学好中文,用好中文。爱就要知道为什么,第一,中文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不学好就不能理解和继承中华文明,还谈什么中国复兴梦?第二,中文(方块字和双音节词为基础的现代汉语)有其独特的构词力和表现力,不仅适合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科精细的自然科学,也适于复杂而模糊的社会生活(否则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可以维持大一统局面,文化数千年绵延不断至今仍充满了活力?参看本博客“top3”第三篇英国学者悟中文)这些都是大文章,不是笔者能做好的。今天,甲甲重阳就想在这里向网友提出一个早已发现、又被上面引用的一个刚发生的实例印证的现象,即中文笔英文更适于跨学科浏览和入门,这特别适合小孩子较早进入文化学习的殿堂,中青年跳槽,老人再学习, 建议网友一起来搜集例证,正反均可,以便继续中英语言信息力比较研究,扬长补短,推进教改医改。
文章附图:
游客:匿名[123.114.161.*] |
举报 |
长寿与学习,信息力
2014-07-27 15:00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4-07-15 21:55【原创】 甲甲重阳解码:一个92岁糖尿病老者的长寿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