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西方教育目的是培养出
不同个性和思想的人;而中方则是
培养出相同思想不同专业的人。原
标题和全文如下。
中国老师训哭英国学生引发讨论
2015年08月05日
(联合早报网综合讯)近日,一则关于中国老师赴英教学骂哭英国学生的报道,引发了中英两国的讨论热潮。在4号晚间,BBC这部引发争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韧了吗?》终于上线播放。
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开设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实验班”,来测试“中国式教学”能否为英国所适应。
“高福利制度养懒人”VS“麻木无趣的中国式教学”
在纪录片中,中国老师把英国学生的行为总结成懒散、粗鲁、无纪律,认为是“高福利制度”养出这群懒汉。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在纪录片中说:“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
据李老师描述,上课的时候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她讲话,“每次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时,我期望他们能认真地听我讲,可现实却是他们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还有人甚至在化妆。”
“他们将来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钱,他们根本不担心生活,”参加纪录片摄制的魏照(音)老师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学生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来才能赚钱养家。他补充道:“如果英国政府削减福利,很快他们就会看到情况大不同。”
对 于中国老师的观点,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斯托格有不同看法。他在英国《泰晤士报》的采访报道中称,自己的学生不像中国老师所描述的那么懒散。同时,他形容 中国老师的教学是麻木和无趣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定会遇到问题。”另外,他不认为高福利制度会导致学生缺乏进取心。
中英媒体报道立场各不相同
在这次中英教育对比的试验中,中英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各显不同。英国媒体的文章标题多是“中国老师评价英国学生懒惰” 、“英校长回击中国老师”之类;而中国媒体的标题则是“英国BBC邀中国教师赴英讲学,老师崩溃学生大哭”、“当外国学生遇上中国老师,竟被训哭了”等。
对于此事件的探讨,中国新京报评论文章称,“英媒带着探究心理,中媒的标题则带着价值观立场。训哭英国孩子,或许显得强势,或许是对中国教育的批评。”文中进一步分析道,其实此次争论折射的是中英两国教育和文化的大不同。
“首先是老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同,(在英国)师生各自都得负责,各有各的自由,老师的责任心不及中国强。”除了责任不同,文章还提到了两国教育目标也不同,西方教育目的是培养出不同个性和思想的人;而中方则是培养出相同思想不同专业的人。
英国泰晤士报则刊登评论文章,文中称英国别想也不可能复制中国式课堂,“中国教育是让学生短期掌握通过考试的能力,但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会被削弱。”
(联合早报网实习编辑 关丽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5-08-06 06:49 【转载】 联合早报网综合讯)近日,一则关于中国老师赴英教学骂哭英国学生的报道,引发中英两国的讨论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