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原文摘录:未来“中国式养老”的图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甲甲重阳读后感甲乙丙丁:甲。在记者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养老金体系的科学设计,是对年轻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殷切呼唤,这非常重要!乙。没看到的是,巨大的人力资源缺口(占总人口30%的老龄人口需要多少年轻人照顾?)究竟如何评估如何解决?丙。甲甲重阳的建议已在两年前发表的《中国式老龄化:人本健康信息力的视角》一文中发表,要点有三:一是观念要转变,老是人生第三阶段,在新世纪可以长达30年以上,1/3,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问题和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反过来说,也只有大部分老龄人口也成为有用的资源之时,老龄化问题才能根本解决,老龄资源首先是积累大半生的人本信息力,包括职业信息力与非职业的家庭信息力社会信息力,对70岁以下的年轻老人而言,劳力资源也很丰富;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发展适合老人的移动互联网新技术产品;三是创新业态,发展相应的智慧老龄与现代居家养老微服务(MC)新职业群。丁。一句话,用现在最时兴的语言讲,就是开展[互联网+科学养老、智慧老龄行动],用新观念新技术新职业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走出中国式的道路。
新华网记者报道全文如下:把应对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
- 导读:
-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部分城市老龄化人口占比已经超过20%,甚至接近30%。谁来养老、在哪里养老,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完善的养老体系需要时间来建成,符合时代特征的养老观念也需要时间来树立,但我们对老龄社会的关注、对养老产业的关心、对老年人的关爱却可以从现在做起。趁现在,尽我们所能出一份力,将来受益的也将是我们自己。
2015年7月13日,河北保定金秋老年公寓,刘欣在喂瘫痪在床的父亲吃午饭。记者朱基钗摄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崔俐莎、霍小光、张晓松)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中国式养老”路在何方?带着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留守老人”“失独老人”养老难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民政部主管老龄工作的副部长邹铭。
“老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要把应对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十三五’乃至更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去。”邹铭说,“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加大供给、保障公平
问:目前,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个别健康老人通过批条子、走关系长期占用有限的床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这个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牵扯到公立养老机构的基本定位问题。公立养老机构收治的对象重点应是城乡特困老人、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兜底”作用。现在看,公办养老机构存在一个总量不足的问题,出现了“一床难求”。我们要加大供给,但希望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来弥补,通过向民办养老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让这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政府更多地去投资。
同时,还要解决保障性资源的公平性问题。我们已经出台了一个政策,在全国逐步推行以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为重点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与老年人享受福利补贴以及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等挂钩。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抓落实,我们会加大对这个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力度。
7月31日,在华兴新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3岁的管晓声老人和81岁的老伴林宝钰在打午饭。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吴小军、崔清新、张颖)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8亿,占到人口总数的30%。这意味着每3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个老人。
什么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我们将如何老去?
新华社记者近期通过调研,初步描绘出一幅未来“中国式养老”的图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有机衔接,孤寡、失能、高龄、特困等老年人群体得到充分保障;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5月28日,在杭州和睦老人公寓,两位入住的半示能老人在街边吹风聊天。浙江分社记者俞菀摄
30岁至60岁的小明正处于年富力强,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正是为未来养老打基础的时候。如果把现行的养老体系比成一座金字塔,那么塔底是大家熟知的基础养老金,塔身是企业年金,塔尖是个人养老储蓄。这时候的小明应该做点啥呢?
首先小明选择了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金。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如今的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作为个人养老的重要补充手段,小明还精心选择了部分商业养老保险。目前商业保险中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定期保险、终身保险都可以达到养老的目的,都属于商业养老保险范畴。商业养老保险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愿参加,同时也可以当作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商业养老保险的好处是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不仅为投资者回报以高额的养老金,还能让其获得意外、疾病、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此外,经济条件尚可的小明决定再定向投资一些养老基金。养老基金定投就是指每月固定投资一定资金在养老基金上,从而获取相应的收益。长期下来,复利效果凸显,让平时不在意的小钱在长期积累之后变成“大钱”,充分保障养老金的需求。
7月31日,在华兴新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2岁的独居老人孟繁贤(左)在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陈灏)这是大多数年青一代没有见过的场景:100多个高龄老人在病床上或躺或半卧,大多数已经失去自理能力,有的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他们的身边常常没有子女陪伴——这里不是医院,而是山东青岛一家从事临终关怀的养老院,类似的养老机构遍布全国各地。
这些老人的现在,或许就是我们的将来。
人生不能常少年。或许不经意之间,我们的脸上就有了老年斑,我们的头发变得花白,那些曾经觉得很老的年龄悄然迫近。或迟或早,我们都将面对自己的老年,面对年岁渐高之后身体机能消退和大病小病缠身带来的无尽困难。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部分城市老龄化人口占比已经超过20%,甚至接近30%。谁来养老、在哪里养老,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问题。或许正值壮年的人们还没来得及思考,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的低龄老人还可以继续观望,但是对于那些年岁已高、无法独自生活的老人们来说,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游客:游客[111.193.252.*] |
举报 |
不完全赞同该文引用的副部长邹铭先生说的“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人类个体的使命是为人类群体或整体发展有所贡献,老了也要有所用,这样才能有尊严,不能把人生简单地归纳为“快乐活、长寿康、优雅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5-08-29 06:51【转载】 如何把应对老龄化纳入国家战略?请看新华网记者最新报道和甲甲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