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告别老师常相念,音信不通情义在。)
续昨。
年轻人显然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离开仙台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20年后,45岁的学生忆起昔日师长,说:“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只是,鲁迅“不知怎地,总还时时记起他”,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写下3000字的《藤野先生》,并说:“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其实,经鲁迅一写,所有鲁迅的读者都“认识”了藤野。
老师“杳无消息”,鲁迅把老师所改正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着;并在北京家的书房挂着老师送“周君”的那张照片,“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若知道,应该满足,没有几个学生会把老师送的照片,挂在自己书房里。
1934年,日本岩波书店准备出版《鲁迅选集》时,鲁迅特地写信给编译者之一,亦为鲁迅的学生增田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
鲁迅去世前三个月,向增田涉打听藤野的消息。已经过了30年,增田涉无法找到藤野,鲁迅只得慨叹:“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5.
藤野仍然健在。时年62。
藤野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世家。福井在本州中部,濒临日本海,在东京以西350公里。
藤野在家中排行第三,九岁丧父,小学时曾学过汉文。1896年毕业于名古屋爱知医学专门学校,留校当助理,第二年获医生开业证明书;之后到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04年升任解剖学教授。
1907年仙台成立东北帝国大学,五年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并入东北帝国大学,成为其医学部,仙台医专全部教师转向医学专门部。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这次只有四名医专教师转到新的医学部,其他人被迫“请求免职”,藤野是其中一人。
根据当时日本的教育制度,像树人般,念弘文学院,毕业后只能进入“专门学校”,想念大学还得进“高等学校”,三年毕业后才能报考大学。藤野毕业自“专门学校”,没有大学文凭,不能留在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教书。这一年,藤野41岁。中年失业,打击可想而知。
藤野离开仙台后,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工作,同时学习耳鼻科。1919年,回家乡福井开设诊所。
藤野在家乡当了16年医生后,开始有树人的消息。1935年,藤野的儿子恒弥在老师菅好春家里看到日译《鲁迅选集》。菅好春告诉恒弥,选集里的《藤野先生》,写的可能是他父亲。藤野才知道,他的学生周树人已成了著名作家鲁迅。菅好春很快就去世,藤野也没继续打听“周君”的下落。
第二年,鲁迅便去世。
鲁迅去世不久,日本的《文学案内》记者到福井县找藤野。藤野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记者拿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叔叔看,叔叔这时才知道鲁迅逝世。他正襟而坐,把鲁迅的照片举过头顶,提笔写“谨忆周树人君”。
1937年中日爆发战争前夕,日本《文学案内》3月号刊登藤野怀念鲁迅约1500字的《谨忆周树人君》。时机不对,藤野的语调都是淡淡、谦虚的:
——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
——当时我主讲人体解剖学,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
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
——如果当时的记录留下来,就知道周君的成绩,可惜现在什么记录也没留下 。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甲甲重阳 举报 | 加入链接
藤野先生代表了善良的日本草根,平和,敬业。这品质滋润了年轻的周树人的稚嫩心田,鼓舞着后来的文学巨将鲁迅勇往直前。这是跨文化的信息力成长,是人本信息力的经典案例。
 2014-06-10 21:4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4-06-10 19:46【转载】 连载(2)鲁迅(周树人)留学日本完成从医学生到作家的惊险一跃,细节追溯与查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