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2 20:28转载】 Financial information Power金融信息力,

甲甲重阳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什么都不能没有财力支持,尤其是创业者,就更不能不懂钱:从哪来,到哪去,怎么流,怎么转;怎么就赔了,怎么就赚了;谁赔了,谁赚了… .这些就是金融信息力,是对金融信息的感知、判断、反应和利用的实力。下面引用的博文原作者是赵海均先生,题为我国金融业不要沾沾自喜,可视为宏观金融信息力的一篇佳作。节选如下,以飨甲甲重阳读者。 —————— 金融虚拟经济的高福利、高工资、高效益赚足了人们的眼球,羡煞了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取得快速发展,然而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是低层次的。 从收入构成看,中国的金融业主要依赖于利差,中间业务创新力欠佳。 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特别是国际一流银行中的收入结构中,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收入是远远大于利差收入的。以花旗银行为例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中间业务给它带来了80%的利润,而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仅占总利润的20%。相比之下国内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与之有着明显的差距,从银监会的统计数据中,在去年过万亿的利润中有近七八成的收益来自利差。 造成如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商业银行的相对垄断性。首先,根据银监会2010的统计数据,当年年底中国已经有376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6万个营业网点,从数量来看中国银行也似乎不存在垄断现象。然而国内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份额却超过了70%,这就难逃垄断的嫌疑了。其次,我国的利率属于管制利率,由央行统一制定,较高的利差也为高利润创造条件。当前国内的利差水平达3%,已是国外发达国家的3、4倍,如此一来,银行业坐等收益更是水到渠成。最后,我们银行业的准入门槛高,牌照没有完全放开,民间资本难以进去金融市场,这也为银行业垄断并获取高利创造条件。 中间业务具有经营成本低、收益高且风险又相对较小的优势,因此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需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业务的比重在40%至50%,而一些大银行远超50%甚至达到80%的绝对大比重。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已稍有发展趋势,但从最新的数据中看大多数银行也仅在20%左右。这主要由于国内银行依仗着相对垄断的优势,靠着利差吃饭就能获得高收益,在发展传统表内以外的业务上便缺乏创新力更没有动力。然而在这金融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银行业的垄断地位也将随之动摇,光靠高额利差绝非长久之计,若不提高警惕,增强创新能力发展中间业务,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必将遭遇困境。高福利、高工资、高效益更将是昙花一现! 而从依存关系看,中国虚拟的金融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是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现阶段世界经济的基础仍是发达的传统产业和成长中的高技术产业的“复合体”,任何“创新”包括“金融创新”,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这一现实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4-05-12 20:28转载】 Financial information Power金融信息力,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