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eHealth?
关于电子健康的战略思考
——九年前的文章,至今才有直接现实意义,因为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亿万家庭,我们的任务已经不是建设网络,而是建设和利用家庭健康信息资源库,也就是发展家庭健康信息力——甲甲重阳.
来源:《世界医疗器械》杂志,作者:萧绍博
出版日期:2005年3月
一 如何理解电子健康的内涵和意义?
电子健康(e-health,也可简化为ehealth)是国际上的一个新概念,在发达国家酝酿多年,带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的开发,已经开始惠及广大人群。
电子健康起源于电子文档和电子邮件(e-mail,后简化为email),与电子政务(e-government)、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社区(e-community)等同属一族,是现代信息产业从一般通信领域和政务、商务领域向人口与健康领域延伸的产物。
电子健康系统就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国民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电子信息技术平台(简称e平台)。它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数字化医疗保健技术的结合,也是医院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结合。它顺应几十年来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趋势,不仅是公民充分行使健康权利的技术保障,更是从根本上改善医疗保健和疾病控制系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技术基础。
推进电子健康,就是以开发、推广适合国情的数字化医疗装备为基础,以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为核心,充分利用公共通信技术平台,通过适宜的标准化软件、人力资源和制度支持,逐步实现全国所有为公民提供健康相关服务和管理机构之间跨地域、跨部门、跨所有制的高效电子信息共享和有效协同作业,形成立足社区家庭、面向服务对象的一体化医疗转诊和健康服务体系。这体系从各个相关机构的内部局域网建设出发,逐步形成全国电子健康信息网,连接所有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生育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供应销售以及社会保障、保险等相关机构,达到最大限度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做到每人有一个终生有效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实现一卡在手,全国通用。
这样的电子健康系统将从技术上保障公民享受便捷的医疗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务及公共卫生应急救助的权利,使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愿望购买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和家用医疗保健器械,得到相应医疗保障、保险服务支持。推行电子健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管理/服务提供者与老百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检查、重复服务、重复收费和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误诊误治,不但对流动性强、工作压力大、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的高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很有吸引力,而且对保护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和难出家门的老人的生命健康权尤为重要。
电子健康系统不但是信息社会保证医疗与健康服务优质、收费合理的必备条件,也是发展未来医学健康事业并逐步达到个性化全程服务高要求的基础性条件。近现代医学的发展曾经是一个学科导向、技术导向为主的过程。病因学从生物、化学、物理、环境等多学科、多角度不断深化,确定了大量的致病因子,正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的致病机理,由此开发出了越来越精密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事业和相关产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环境及行为的变化,人类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取代传统的传染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新的传染病如SARS、艾滋病和疯牛病等均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人们逐渐注意到,所有这些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发生与解决都有巨大的个体差异,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简单解决方案。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进展预示着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时代已经不远。但是,人的个体发生发育衰老过程,人的体格、智力、心理特征,人对环境有害因子的耐受性,不仅是基因决定的,也是内外环境因子(包括营养)决定的,是基因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医学与健康事业发展已经到了学科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技术导向与产业导向相结合,实验室基础研究和大人群现场应用研究密切结合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大人群的观察资料和由此得到的特异性个案信息是最可宝贵的科技资源。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的专科性分析研究和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探索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技术,为老百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服务,就要建立崭新的全民健康信息系统。电子健康系统,也可称为健康e平台,正是实现这种目标的基础性条件。
推进电子健康还有利于缓解亚健康问题,特别是心理和精神卫生问题。精神卫生和心理亚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如上所述,医学研究的新动向是用全面的观点—生物、精神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来关注“整个个体”;是利用生物、心理、社会多重因素理论和技术增进人们的健康意识,帮助人们建立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主动缓解亚健康状态,提高自身健康水平。解决精神、心理卫生问题特别需要在群体研究基础上,加强个案指导,提供持续服务,特别需要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发展电子健康的机会,在电子病历的发展规划中,采用整体性、全面性的观点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与信息,加强精神卫生方面的内容,将心理学咨询服务与脑科学和精神卫生研究结合,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和推广精神卫生新技术。还可以利用电子健康网络开展远程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普遍提高基层医疗工作者对精神卫生方面的认识,使之掌握咨询规范和基本技能,采取远程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将心理咨询纳入个性化全程医疗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全过程。
电子健康系统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内涵不同。医院信息化面向的是医院,主要面对的是病人;电子健康面向的是全社会,面对的是包括健康、亚健康人群在内的整个人群。发展电子健康系统应当以某种程度的数字化医疗系统为前提,电子健康档案必须和电子病历有效连接。反之,数字医疗也要融入电子健康系统,才能使医学信息得到最佳利用和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全程、优质、个性化的持续服务,实现增进国民健康的根本目的。
电子健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电子健康将创造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是我国发挥人口大国特色,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学习与落实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能否及时大力发展电子健康,还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电子健康系统最终必然实现国际标准化、全球化。西欧北美发达国家信息化进度领先,医院信息化和电子健康也领先。美国已经提出在2010年建成国家电子健康系统。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我国的及时进入,可以及时取得国际标准的话语权,避免将来的被动。
据了解,欧洲医院临床信息化是从科室开始,首先连接相应的检验设备,再逐步形成覆盖一个医院的完整信息系统。注重全科医疗(General Practice)的北欧开发了适用于初级保健系统的新系统软件,其互联互通性大大优于医院系统,为实现人人享有初级保健的目标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也为充分发挥家庭医生(是全科医生)、护士和助产士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由于其工作性质,这些系统最多还是以来院就诊的人为中心,可以称之为以疾病为中心的系统(Diseases-Based System)。而且,这些国家的妇幼保健系统的电子病历(档案)发展较晚。我国有可能充分利用行政推动力强的特点,发挥后发优势,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面向人口(Population-Based)的电子健康系统,并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推向全国。
国家业已具备空前的经济实力,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有关主管部门确定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我国数字化医疗装备和关键技术能力的一个飞跃的具体目标。有关研究已列入国家863计划“现代数字医疗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电子健康,不仅将促使我国健康事业与当代先进科学技术同步前进,有利于改善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反应系统的基础条件,而且必将带动微电子和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电子健康体系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基本成形。我国能否发挥后发优势,尽快实现电子健康的理想,要看能否提出合国情、顺民意的方案,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声音呼吁。
二 如何推进电子健康?
我国大力推进电子健康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从资源的虚拟整合做起,探索多种模式,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推进电子健康要在适当的通用信息通讯技术平台基础上进行。近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大普及,手机数、电脑用户和网民数跃居世界前列,工资卡、社保卡、医保卡逐步普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渐成气候,初步形成了发展电子健康平台必须的基础工业能力和通用信息技术应用氛围。因此,电子健康的概念与技术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刚刚开始普及,但我国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迅速普及。推进电子健康将是一个技术不断进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将是疾病控制、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四类健康服务机构逐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各种卫生资源高效虚拟整合的过程。根据我国国情,推进电子健康可以从加强疾病治疗与控制和开展社区家庭保健与健康促进两个方向入手,采取医院和社区双向推进、多点展开、多种模式、逐步拓展的方式进行。要根据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要求,以建立互联互通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为核心,逐步实现多部门协同、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和服务优质高效的格局。在电子健康试点地区,以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管理要作为当地以服务为对象为中心的电子健康系统的子系统进行设计,并对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以及相关社会保障、保险和药品供应系统的信息连接和工作协调机制做出整体安排。为此,要在试点开始前做好基层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和当地医疗卫生领域资源调查。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积极性。医院信息系统可以说是企业级信息系统中最复杂的。对象变异大,技术复杂,又要易于基层推广,开发难度高,周期长。电子健康信息系统更为复杂,只有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积极性才能实现。政府的责任是制定宏观规划、国家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支持区域性试点项目。同时引导和支持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信息企业与医院的紧密合作,以得出最适技术和解决方案。政府的强制管理是保证社会化的信息互联互通,避免医院成为信息孤岛的必要条件。政府的管理和引导还将帮助民族产业找准自身位置,在开发推广适宜基层使用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和软件技术方面开拓市场,为进一步争夺高端市场积蓄力量;同时,也可以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引导国际资源,包括专家、资金和先进技术投向中国,加快我国医疗与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我国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也拿出了自己的初步解决方案。“十一五”计划期间应是我国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将扶持民族工业和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开始大力推进电子健康的最佳时期。
尽量与学科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步部署。在推进电子健康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作用,避免只重视信息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倾向。要根据统一的医疗诊断标准和各个医疗机构的具体条件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与其相应配套的检查治疗规范、护理程序和咨询服务规范。应当学习、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探索适合国情的远程培训与面对面指导和临床实习、进修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建设,加强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培养、培训大批在基层工作的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家庭护士(Family Nurse)和生殖保健、老年保健服务人员。鼓励他们与所在辖区的各个家庭建立密切联系,使之真正成为从家庭到医院专科治疗的一道门槛,方便群众,降低住院率和治疗费用。还应当加强医院与社区的转诊体系与机制建设,通过专科医、全科医、家庭护士和数字化手段的结合,逐步形成一人一个病历、健康档案的电子记录体系,将预防、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融合成一个以人为本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服务对象的家庭保健医护人员为主要节点)完整的服务信息系统,从而实现老百姓盼望的终生全程优质服务,将各个年龄组的疾病发生率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这应当成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
与人口信息基本信息库连接,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健康系统。面向全体公民的以人为本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病历必须与人口信息系统连接,才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做到全国通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口问题仍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为在社会环境多元化,人们生育愿望和婚育行为个性化的条件下对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流动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必须建立计算机化的人口登记统计系统(可称之为e-population,电子人口)。为了体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现代管理理念,这个电子人口管理系统应当与电子健康服务系统在业务上尽量相互交叉。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就处于这个交叉部分。由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由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面向广大育龄健康人群,服务项目相对简单,又有业已推行多年的部颁技术常规,有在落实基本国策过程中形成的覆盖全国的管理与服务网络,在农村村组和城市社区组织力量较强,电子健康可能从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起步,首先形成e-Reproductive Health,即电子生殖健康(e-RH),再与医院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成为覆盖医院与社区的电子健康系统。2000年中央8号文件下发以来,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全面推行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保证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明确,各地开发推广了多种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化的概念框架。有的地方,例如广东深圳、珠海和江苏太仓等地,已经初步建立起符合电子健康理念的、基于社区的生殖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完全有可能尝试从建立电子生殖健康系统入手,在当地开展推进电子健康的有益探索。但是,必须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做好宏观规划,建立适宜的技术标准,开放接口,尽快实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机构的信息共享和健康档案(病历)连接,逐步提高与医院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的水平。这样形成的ehealth系统,将是有我国特色的,以人为中心,面向全人口的电子健康系统(Human-Centered,Population-Based Ehealth System),将为实现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体系和机制向以人为中心的人口与健康体系和机制的战略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和建设人类资源科技共享平台的工作虚拟整合,为开发人口资源提供技术支撑。电子健康是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保障和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有效融合,涵盖了医院信息化、大众保健、家庭护理、远程医疗、远程职业培训、科普宣传、网上咨询指导和健康管理等等方面,和医学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可以相辅相成、虚拟整合。这里所说的资源主要分为三类,即物的资源、人的资源以及信息或知识形态的资源。电子健康的实现是建立在这三类资源有效共享基础之上的,必然有利于科研资源共享与卫生资源共享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专业人才有更多发展的空间,使消费者通过自由选择、远程医疗等方式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将拉动医疗保健机构、医用设备、保健设施提供者的有效市场需求。科技资源共享将体现在实物、数据、网络三个层面。电子健康的实现首先将体现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上,将成为我国收集与利用包括人类遗传资源、人口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生物信息资源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基础经济社会信息资源在内的人口信息资源的必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成为形成和发展我国核心(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如前所述,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信息化可能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和现实可行性和未来发展潜力,成为电子健康的先行者,但其真正成功还在于通过标准化的转诊机制与医疗保建系统实现有效的连接,真正给基层百姓带来方便和实惠。如果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通过日常服务信息库和科研数据库的连接,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成与我国人口规模和工作实绩相称的国家级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知识库,为基层根据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原则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和生殖健康全程优质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在新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开展双向交流,共享数据、资料和科研成果。这将成为开发中国人口资源宝藏的重要举措。
三 结语和鸣谢
大力推进电子健康不但将是解决健康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有利于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有利于自然科技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新型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发展信息产业,推进知识经济。大力推进电子健康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推进电子健康的策略,应当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卫生管理和医院信息化与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信息化的经验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国家层面做好计划、标准的论证,从医院和社区两端入手,多点起步,多种模式,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根据国情,也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幼保健服务的虚拟整合开始,由发展电子生殖健康起步。“十一五”计划期间将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进电子健康的起飞阶段。要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全人口的电子健康系统,为实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其它人口相关领域服务与管理的信息化积累经验,也为开发我国人口资源创造条件。
本文承国家863计划“现代数字医疗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吴祈耀教授审阅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来源:《世界医疗器械》,作者萧绍博
出版日期:2005年3月
游客:匿名[180.213.6.*] 举报
e健康等于易健康!
 2014-06-05 13:4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4-05-11 21:08【置顶】 【转载】 WHAT IS eHEALTH电子健康?九年前的一篇文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