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甲重阳按: @1.口语,包括外国口语,本国方言,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多比少好?请看看下面耒自新加坡的妙文 @2.这是—篇散文,读者须耐心咀嚼品尝,方知其味,解其意。 @3.其实,口头语言是社交信息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尤其外出人员需要学些所到地的口头语言,俚语方言,才能很好地生存。 @4.不仅如此,家庭健康照顾人员或称微服务人员更需要学习服务对象的惯用语,这是他(她)们职业信息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题为《口语如遮羞衣装》2014年03月24日(早报) 作者:舒达胜 全文如下 认识小张好多年了,我玩陶艺用的泥料多半是他供应的。他老家在台湾的莺歌陶瓷老街边开着一间陶绘工作室,主要的业务是批发自创自调的彩绘釉料。小张带着妻小移民狮城就是为了扩展家族的海外业务。 小张有着闽南人的打拼干劲,勤劳耐操讲人情。送货嘛,随叫随到,还可以赊账呢。 后来发现他的生意圈内都是华语客,难怪我每次和他见面抬杠打屁,彼此从来不曾用过半句英语,地道的普通话进行式,偶尔还夹杂着贴心的福建方言。 前年,小张全家移居深圳了,听说他在一家外资机电工厂跑业务。关心他,总会打听为什么走人呢?众说纷纭:狮城的生意很难做大?中国薄利多销货的威胁?小孩的英语成绩不好?好像都不是。 说实话,新移民漂洋过海,任重而道远,对自身表现的期许不言而喻是相当高的。认识其中一个精英,樟宜机场入境不到一年,水土不服期还没届满,其身边怕输同事开始评头论足:这小子有料,确实有两把刷子、三支翅膀、四种语言……刷子和翅膀功力,见仁见智,叫我佩服的是——其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之外,居然可以识时务看场合,下过苦功的口说语言中间套着些马来印度词句或华族方言经典,他一路过来,身边红白星月旗飘扬下同国的立刻都是同胞了。以如此多样口语酷来酷往,安家又立业,哪里会吃不开呢? 公众场合中,交谈用的口语及时变换多或少,退可遮羞,幽默地掩饰自身的缺欠和弱势,进可攻略,成为一个优异的公关利器。说到遮羞,其相对词就是裸露;想起了日本和英国都市上班族坐火车搭地铁巴士的共同个性——木讷、内敛、闷骚,很少和邻座陌生人搭讪的,总是读报看书玩手机让视线手肘有个归宿,避免尴尬又可遮羞,否则如赤身露体干坐发呆或瞌睡打盹,自觉上也是滑稽。 对我而言,口语又像有音发声的衣装,口语不通的隔阂如同自身衣衫不整袒胸露背的窘态,的确带来为难或折腾:在米兰在巴黎参加当地商界酒会中,皮笑肉不笑地努力寻找肯开口说点英语的对象来取暖……不小心报名上错了日本无英语导游的长途旅游团巴士,鸡鸭同笼听觉受罪,一路赤裸找不到遮羞巾护身符……请浙江商人团吃饭,客人酒醉饭饱之余,不约而同变声成杭州乡音说笑取闹,唯我做东者似一尊苦笑裸僧禅坐……如今,重温噩梦,如果我当时能够及时口吐几句流利的意大利话、法语、日语和杭州方言,各个的尴尬场面绝对开始改观。 不久,小张回来探友时又见到面,我问他在深圳生活习惯吗? 他一脸迷惑轻声说:啊唷,真歹势,我和太太非得学说点广东话不可。 在狮城过日子,生活交谈实用的口语就像身上的轻装便服,不必花拳绣腿咬文造作,浅白清爽达意即可。普通话和英语基本上像裤像裙像上装,这两套足够遮羞可以蔽体,若适时再添加合宜的第三、第四口语作衣饰作配件,沾点温馨融入暖意,你的社交穿着就更加体面动人了。 (作者80年代末移民自台湾,现为新加坡公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4-03-24 15:19【转载】 口语是什么?请参看:耒自新加坡的高论《口语如遮羞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