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网上“钱学森之问”的讨论(摘录有见地的两篇于后),不禁发一点感慨:其实,(1)不论环境如何,成才在于自己,幸福感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信息力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不论什么时代不论什么教育模式用人机制总有杰出人才产生,谈天说地数古论今都不难,问题还是在于:眼下/我们自己/怎么办?怎么能够适应时代进步的大势过好每一天,在将来告别人世那一刻可以说:“我已经尽力一生:于社会有益/于自己有趣/无愧于老天赐予,来人世一遭,不怨天尤人/少儿无悔,青春无悔,老年无悔….
20140204甲午年正月初五
原文两篇:
用天眼看教育的博客,http://zhangyingxiao65.home.news.cn/portal/ |
2011年2月27日 评论(0) | 阅读(54)
“优良传统”导致“拙”教育
“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钱学森之问”话题,已经在社会各界热议了一年有余,可谓“众说纷纭”。不过,梳理一下,不外乎两点:1、教育体制问题;2、教学模式问题。
但是,我认为:“传统美德”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罪魁祸首”
“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就是因为这个习惯,让我们的学生失去了“杰出”。我们的教育一直在“过分强调勤奋学习、刻苦学习”的氛围中,对99%的汗水相当重视,却忽视了决定“天才”不可或缺的1%的灵感。
学校里常常把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灵感1% +汗水99%;写成:天才=汗水99%+1%灵感。这可是有天壤之别的解释。
天才是必须在有灵感的基础上,付出99%的努力才可以成功。但学校按这样顺序写的解释成为了:天才是付出99%的汗水后再加上1%灵感就可以成功,或灵感可以没有。结果,我们的教育就是:“勤能补拙”,认为只要勤奋就什么目的都可以达到。在这样理念下,学校就成了对“拙”的教育:写一遍不行,写十遍、二十遍;背两次不行,背五次、十次……
换句话说,现在考大学难吗?不难。因为,只要你老老实实的做练习,背书就可以。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理科学生想上二本,就要做完3套以上的题;考一本以上的重点校就必须做6套以上的题;而文科学生是想上一本重点,就把书上只要有字的全部背上6遍以上就会十拿九稳了。可想而知,我们的高考状元里面会有多少是通过这样的途径考出了好的成绩?这样,有很多学生把“人无百年拙,心坚石也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等等成为了成功的“座右铭”,就有许许多多那些只能通过“勤能补拙”或只会埋头苦学的学生可以到好的大学读书,而那些一大部分 “不拙”的学生,因为厌烦死记硬背而不去在这上面下工夫的,却考不上一流的大学。正如《马说》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也就解释了“有一流的考生,而没有一流的学生”和“后十名效应”以及“差学生”到了社会上往往比好学生出色的原因。
对于那些有灵感的“未来杰出人才”,也只得在“拙”的队伍里”委屈前行“。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结果可想而知——没有“杰出人才的舞台”。
因此,希望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不仅对“拙”、也要对“灵”搭建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养成“换一双眼”去观察问题,“换一角度”去提出问题,“换一思路”去分析问题,“换一方法”去解决问题良好的思维习惯。
摘自《唤醒思维——为孩子成长为杰出人才奠基》
之二: 待到“读书郎”归来时
最近一段时间,除社会一直热议的“钱学森之问”外,又相继出现了吴冠中的“三大呐喊”;中国电影界没有大师;大学“神童班”没有培养出一流大师等言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真的中国的现代教育有问题吗?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陈省身等一大批世界级著名科学家,都是成长于民国时期、建国前。是不是,那时的教育理念更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呢?更有适宜杰出人才发展的土壤?我极力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想到了那个年代创作的我们最为熟悉的经典儿童歌曲《读书郎》。我们知道,任何文化创作都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于是,我认真研读这首歌曲,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解释。 原版《读书郎》 小么小二郎啊 小么小二郎啊 新版《读书郎》 小么小独苗啊 坐着“嘀嘀”学校去 不怕太阳晒 更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分数不做主 没有奖励吃不上肯德基 …… 通过新旧版《读书郎》对照,你会清楚的发现:①小二郎和小独苗是时代的产物,每个家庭重视程度可想而知;②“背着书包”和“坐着嘀嘀”,一个是自力更生(主动),另一个是父母护送过去(被动);③“学堂”和“学校”,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内涵。“堂”是指场所、地方;“校”是官名,指上校、中校、大校。这个意义就是:“学堂”是指提供的一个学习场所,而“学校”应该解释为,效仿学习如何当官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当官;④两个“不怕”看起来一样,实质是,旧版“不怕”是代表了小二郎有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品质;那新版“不怕”显然是因为被保护了起来,自认为什么也不怕了——“我爸是李刚”;⑤“没有学问”和“只怕分数”,指学习目的不一样,“学问”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去努力的学,不耻下问;“分数”就简单了,不是为了多学文化知识,不是为了“责任”,而是为了获得高分,目的是“吃”,满足自己的私欲;“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是一种责任感、是骨气、是“孝道”。 我们从中看出,两个时代背景下的学子,其学习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大相径庭的。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改变“送、陪”习惯,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自然地成长,自觉感悟人生的苦与乐;②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引导他们懂得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国家,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④为每个孩子无限的可能创造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 打破禁锢,创造适合的教育,是适应人自身的需要。如果,科学地“管”而不“束”、合理的“放”而不“任”;如果,让《读书郎》回归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我相信,孩子们会更快乐、更自信、更懂得上进。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4-02-04 12:32原创】 评论:不论环境如何,成才在于自己,幸福感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信息力和环境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