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侵华日军重要将领,1941年被任命为侵略军华北最高司令官,亲自部署和指挥了针对八路军的残酷“大扫荡”,推出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对我华北人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1944年11月,升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
冈村宁次对中国十分了解。和大多数日本决策者不同,他反对扶持建立汪伪政权,认为这样一来会刺激蒋介石,逼其走上彻底对抗的道路。他同时还反对日本人在占领区内任职,而主张以华制华,提出要给中国人“尊严”。为分化抗日各方势力,他甚至提出了“讨蒋爱民”的口号,给侵华日军戴上伪善的面具。
冈村宁次和蒋介石方面的许多高级将领也很“熟”,其中关系最好的是何应钦,他称何应钦为“中国友人中最亲密者之一”。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在陆军士官学校就读时,与冈村宁次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莫逆之交。辛亥革命爆发后,何应钦回国参战,俩人仍不时有书信来往。巧合的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年9月9日,冈村宁次和何应钦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投降后的冈村宁次和蒋介石当局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由于他此前是侵华日军最高长官,投降后又被任命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部长,以处理200万在华日本军民的善后事宜,因此,蒋介石方面对他不但不予以清算,反而极尽笼络。冈村宁次也十分配合,下令在华日军向国民党投降而绝不向八路军投降,甚至必要时可以反抗,因此越发得到国民党的嘉许。同时,因为冈村宁次长期在华北,对共产党部队十分熟悉,国民党聘请他为特别顾问,邀他前往郑州、徐州、东北指导国民党作战。
除了何应钦,与冈村宁次关系较为亲密的当属汤恩伯。冈村在回忆录中曾揭示了这一原因:“汤恩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非常亲日。战争结束后汤负责上海地区的接收工作,为日本人尽心竭力,十万侨民深为体谅和感谢。”三大战役后,冈村宁次应邀对汤恩伯的长江防线进行指导,利用自己长期以来研究长江下游军事要地的知识,向汤恩伯提供了有关防守长江的意见,与汤恩伯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于和汤恩伯的私谊,冈村宁次曾这样说:“我和汤作为军队司令官曾有四次对战的机缘,战后相见,宛如故交,十分亲密。”
因此,在战犯审判问题上,汤恩伯一直主张将冈村宁次无罪释放,并得到了蒋介石和何应钦的同意。为此,冈村宁次一直把汤视为最好的朋友和恩人之一。同时,在出庭受审时,冈村宁次声称自己担任总司令后已经约束下属,关于日军犯下的暴行自己完全不知情,把罪责撇得一干二净。无罪判决作出后,愤怒的人群冲进审判庭抗议,冈村宁次被安排从侧门逃跑。
1949年,蒋介石通电下野,李宗仁积极推动国共和谈,而把冈村宁次交出来是谈判的条件之一。于是李宗仁下令逮捕冈村宁次,但是汤恩伯拒不执行命令,并给冈村宁次安排好了轮船,立刻离开中国。1949年1月30日,冈村宁次乘坐轮船回国,逃脱了中国人民的审判。当轮船驶入公海,轮机长兴奋地说道:“据东京广播电台消息,中共向国民政府提出把引渡冈村宁次作为和平的条件之一。不过,我们的船已在中国领海之外了。”
败退台湾之后,蒋介石方面也一直和冈村宁次有密切来往。1950年,应国民党邀请,冈村宁次组织了19名原日本参谋部人员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前往台湾帮助国民党部队制定战略、训练部队,人称“白团” 。
1954年6月,汤恩伯赴日治疗胃溃疡,住在庆应医院,手术结果良好,但在恢复期间,突然死去,原因不明。冈村宁次在东京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此后,曾亲赴台湾汤恩伯的墓地进行凭吊。
1966年9月2日,冈村宁次在日本东京四谷区坂町的家中病死,终年82岁。收起全文d
——秘书王:到临上飞机的前一天晚上,医生突然病倒不能去了,就临时换了个医生【艾感言——这是应该推迟西德之行,直到熟悉的医生康复】,这个医生不熟悉他的身体状况。到了西德,手术非常成功,关节也换得很好,外国医生告诉他说,第二天就可以站起来走路了。他还挺高兴的。可是到了半夜,他的心脏支持不了了,因为全身麻醉影响心脏,所以他也觉得不行了,赶快就说:心口不舒服。等到夫人郝治平赶来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了。1978年8月3日,罗瑞卿在德国波恩逝世,享年72岁。1980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为罗瑞卿同志平反的通知》。#凤凰新闻#【罗瑞卿赴德治病导致逝世内情:为何临时换了个医生】原题:王秘书眼中的罗瑞卿,摘要:1965是他事业的巅峰也是滑向深渊的转折点,1976后批后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他从军内积极支持…O罗瑞卿赴德治病导致逝世内情:为何临时换了个…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收起全文
其实我敢打赌,绝大多数早教培训机构都在误人子弟,所以他们只是在帮倒忙而已。毕竟,你见过任何早教机构做过任何靠谱的科学研究了吗?
压根没有嘛
丁之本,并非曹论西医之”有”,或中医之”无”,而是数,是数据,是大数据
——以人为本,以健康服务的过程及效果为主线、为焦点的大数据,简称人本健康大数据。
这大数据当然包括动态数据,而且主要是动态数据。
所有的健康状态及过程,不论用什么理论指导,什么方法什么角度获得,将包括仪器设备测得的或靠医生望闻问切或视触叩听所得而记录的,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记录和主诉得到的,都可以而且应当表现为数据,依法形成安全、自主、可控的数据资源。不论医疗保健养生的中间过程有多么不同,最终总要体现为患者感受得到的效果(效果数据),由此可以通过人机对话、人机结合的方法,追溯过程数据与结果数据的关联,探寻规律,产生立于人本健康大数据基础上的整合医学,即上述大数据整合医学,简称大数据医学。
大数据医学并非从医学理论推断而得。所说的整合,也不是从医学理论整合(这不是不行,但一时很难做到),而是从实际生活里广泛存在的诊疗与康复或养生与保健等医疗健康服务出发(兼容),尊重服务对象的认知、判断与选择,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数据的整合得到最佳方案,提供最适宜的帮助。
简言之,健康是每一个公民及其家庭与所在的环境和医疗保健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结果一定可以用数据表达出来,一定可以通过各方的协同努力而得到改善。
这些数据的完全整合并不容易,因为数据定义多有不同,获取的方法和工具甚至主体(主动报告还是被动测得)也不同,但最后的效果数据还是可以统一的。例如这次抗疫,总体效果还是看新冠病毒的传播率、感染率、致病率、致死率和严重后遗症发生率。个体效果是看是否可以不感染、不发病、发病不转重症,不幸转重症后是否救治成功而康复,不留严重后遗症。
为了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共同目的,中医、西医、中西结合的各个流派都应该有其发展空间,有其最适合的应用场景,诚如曹先生和其他有见识的中医专家所呼吁,要特别下大力解决一个时期以来中医被矮化、被西化、后继乏人的问题。
因此,向广大群众普及有关知识大有必要。
为此,盼大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先进而适宜的手段,协力同行。以上为#全民健康信息场# 讲座第二部分艾读大家20210102续+。
根据【2】唐人张守节在723年所撰《史记正义》里提到:“倭国,武皇后改称日本。”这就是说,“日本”一名,是中国女皇帝武则天赏赐给他们的。#凤凰新闻#【“日本”两个字的本义是指什么?为什么日本要用这个名字?】说起“日本”这两个字的本义,要说简单,也挺简单的。“日”就是“太阳”;“本”就是“本源”。言下之意,就是说太阳的本源所在,进而引申为太阳的故乡。当然,要说复杂也…O“日本”两个字的本义是指什么?为什么日本要用…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收起全文
根据【2】唐人张守节在723年所撰《史记 .
根据【2】唐人张守节在723年所撰《史记正义》里提到:“倭国,武皇后改称日本。”这就是说,“日本”一名,是中国女皇帝武则天赏赐给他们的。#凤凰新闻#【“日本”两个字的本义是指什么?为什么日本要用这个名字?】说起“日本”这两个字的本义,要说简单,也挺简单的。“日”就是“太阳”;“本”就是“本源”。言下之意,就是说太阳的本源所在,进而引申为太阳的故乡。当然,要说复杂也…O“日本”两个字的本义是指什么?为什么日本要用…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收起全文
投资,不在早晚在时机。抓住机会就抓住了财。
抓机会靠啥——学习。
这就是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这些门外汉的。
摘录第一段如下,作为2021见面礼♥
——煎熬了一年之后,中国为自己赢得了2021年的宝贵时间窗口。人类的21世纪20年代,以新冠疫情的苦难开篇,以大国对抗和秩序重组为脉络,贫富失衡加剧,全球中产大扩张结束,民粹主义泛滥,政治极化撕裂社会,人心深处无不在经历巨震和幻灭。我们已经两只脚步入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历史会站在哪一边,出路究竟在哪,我们暂时还无从得知。但是,我们知道2021年就会给我们一些明示或暗示。没错!就是今天开启的2021年。我们唯一确定的是,中国就处在风暴中心,是全球的矛盾焦点。在大风大浪的时代,我们必须时刻盯紧巨轮的航向,更加关心两个字:政治。“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2020年12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这两句话不容忽视。每一个选择都风险重重,中国必须保证大方向不出错。我们将愈发强烈地感受到高层的“底线思维”——为危机态势做最坏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高层已多次动员全社会调整对未来的预期:中央高频倡导节约粮食、强调“粮食安全”,政治局会议时隔数十年后重申“持久战”,“斗争精神”首次出现在十九大之后的中央会议上,五中全会上中央时隔55年再提“备战”……以上种种,皆为信号。半年前我们说过,中国已经在观念上接受了新的封锁和遏制随时可能出现、冲突随时可能爆发、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的挑战。2021是历史大震荡到来的前夜,是世界从疫情中走出、休养生息的一年,也将是提早恢复、提早做下战略布局的中国加速调整的一年。在2021这个窗口期,中国的应对和调整之策有三大关键词:“卡脖子”、“反垄断”、“内循环”。我们的投资也要暗合这些个战略方向演进。#凤凰新闻#【2021,中国处在风暴中心,三大调整马上展开】有三句话送给大家:第一句话,是讲困难,2021年会更难,后疫情时代刚刚开始。第二句话,是讲在困境中仍有机会之窗,希望大家抓住。第三句话,是讲我们的应对,理性的投…O2021,中国处在风暴中心,三大调整马上展开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收起全文
投资,不在早晚在时机。抓住机会就抓住了财。
抓机会靠啥——学习。
这就是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这些门外汉的。
摘录第一段如下,作为2021见面礼♥
——煎熬了一年之后,中国为自己赢得了2021年的宝贵时间窗口。人类的21世纪20年代,以新冠疫情的苦难开篇,以大国对抗和秩序重组为脉络,贫富失衡加剧,全球中产大扩张结束,民粹主义泛滥,政治极化撕裂社会,人心深处无不在经历巨震和幻灭。我们已经两只脚步入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历史会站在哪一边,出路究竟在哪,我们暂时还无从得知。但是,我们知道2021年就会给我们一些明示或暗示。没错!就是今天开启的2021年。我们唯一确定的是,中国就处在风暴中心,是全球的矛盾焦点。在大风大浪的时代,我们必须时刻盯紧巨轮的航向,更加关心两个字:政治。“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2020年12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这两句话不容忽视。每一个选择都风险重重,中国必须保证大方向不出错。我们将愈发强烈地感受到高层的“底线思维”——为危机态势做最坏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高层已多次动员全社会调整对未来的预期:中央高频倡导节约粮食、强调“粮食安全”,政治局会议时隔数十年后重申“持久战”,“斗争精神”首次出现在十九大之后的中央会议上,五中全会上中央时隔55年再提“备战”……以上种种,皆为信号。半年前我们说过,中国已经在观念上接受了新的封锁和遏制随时可能出现、冲突随时可能爆发、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的挑战。2021是历史大震荡到来的前夜,是世界从疫情中走出、休养生息的一年,也将是提早恢复、提早做下战略布局的中国加速调整的一年。在2021这个窗口期,中国的应对和调整之策有三大关键词:“卡脖子”、“反垄断”、“内循环”。我们的投资也要暗合这些个战略方向演进。#凤凰新闻#【2021,中国处在风暴中心,三大调整马上展开】有三句话送给大家:第一句话,是讲困难,2021年会更难,后疫情时代刚刚开始。第二句话,是讲在困境中仍有机会之窗,希望大家抓住。第三句话,是讲我们的应对,理性的投…O2021,中国处在风暴中心,三大调整马上展开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收起全文
——京城某男,网约车司机。17日至24日每天早上6时30分左右,到河南村杭州包子铺旁边早餐点就餐。其中O24日19时30分至21时30分 ,到河南村阜临牛肉面餐馆聚餐(其中2人为2020年12月28日确诊病例网约车司机)。O25日早上8时40分至9时 ,到河南村杭州包子铺旁边早餐点就餐。26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020年12月31日第3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并转运至地坛医院,2021年1月1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主要行程轨迹如上。#凤凰新闻#【流调轨迹公布 北京顺义3名确诊网约车司机曾聚餐】今天,北京举办第19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昨日,顺义新增一名确诊病例,为网约车司机。某男,53岁,现住顺…O流调轨迹公布 北京顺义3名确诊网约车司机曾聚餐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收起全文
原题:《论中西医不同的疾病观》
作者:曹东义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全文如下:
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都有很丰富的内容,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深入了解,因此,比较中西医的学术特点很不容易。我们很难在具体细节上互相比较,而必须“大道从简”看其主要的学术特征。
一、西医“以有为本”,中医“以无为本”
中西医的知识虽然很多,归结起来,无非是“怎样看”与“怎样做”,前者是世界观(道),后者是方法论(术)。
西医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学术原理,从解剖说生理,按照病灶推测病因,并且逐渐深入到微观领域,是一条“破碎化”的研究方向。它的起点是结构(有,属于明物质),是“以有为本”。
西医认为没有物质结构(有)为依据的各种诊治方法,都属于不能采信“虚假”。因此,不能接受“治未病”以及阴阳五行指导下的很多中医理念。
中医按照“天地自然生成”学术原理,研究生命的健康与疾病关系,认为天地万物与人,都是自然整体生成的,是从“无”而来,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摸不着,约等于“暗物质”。经过生长壮老已,万物之“有”还要复归于无,因此中医是“以无为本”的学术体系。
中医重视人与天地万物、社会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疾病与健康之间没有截然分开的界限,随时处于不断转化的状态,“病起于过用”,“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二、西医依靠“构成论”,中医依靠“生成论”
西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都是从结构之“有”出发,根据结构推求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逐渐发现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发现不了不承认。因此,西医的整体观念,是皮肤之内是一个整体,超越了皮肤之外,它们与人体的关系是“或然”关系,不是必然的联系。
中医研究人体,从天地阴阳“自然生成”开始,“生”和“成”有不同的含义。“生而未必成,成必须符合道”。说人体离不开环境,如同农民种地,离开天地万物,就不能周而复始地生长壮老已。因此,能否“生成”,必须看内在有没有“生命力”;具有生命潜质,不一定能“生”,更不一定能“成”;“成”一定符合“道”。也就是能否长成,必须看“环境”是否允许。
由此可见,研究构成,可以不看环境,只说皮肤之内的整体;研究生成,必须把人体与环境一起考虑。说生成,离不开环境。
构成的视野比较小,而生成的视野必须宽阔。
用一个植物为例子,从构成的角度看,根、茎、叶、花、果各有标准,毫不含糊;从生成的角度说,所有的根、茎、叶、花、果都来源于一个种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离开了这个整体,就变成了异物。而且,谈生成,离不开环境,离开环境只能说构成,而不能说生成。
人体也是这样,眼耳鼻舌身,各有不同结构,也有不同的功能,这似乎没有错,但是,它们都不能离开身体,一旦离开了生命整体,虽然其结构依然完整,但是其功能就完全无从谈起了,甚至很快就会腐败变质。
由此来看,生成的生命有结构,从生成谈生命,可以包容构成,而构成不能代替、包容生成。
三、西医强调疾病的排他性、永久性
西医从构成之“有”出发,强调证据,注重排他性,因此,格外看重疾病“诊断标准”,不能“确诊”,就没有可以治疗的目标。
但是,生命变动不居,疾病也很复杂,从致病因素启动到病理结构形成,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癌症病灶虽然由一个癌细胞突变开始,但是到确诊癌症之间,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冠心病的粥样斑块,到底多大才可以确诊为冠心病?这也很不容易做到精准无误。
因此,具有排他性的诊断证据,很可贵,但是很多不符合标准的疾病被“漏诊”、“误诊”在所难免。“关口前移”的初衷,被终身服药的毒副作用遮盖,也不是罕见的个案。
西医强调医学外力的干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就如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所说“努力找病,除恶务尽”。由此,出现了三个世纪难题: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
四、中医强调疾病的可转化、暂时性
中医从疾病生成之“无”出发,“有无相生”,界限不明,一般不需要排他性的“确诊”。
突出的痛苦就是病,也不论它是症状,还是体征,只要能够消除它,就起到了医疗帮助的目的,完成了医生的责任。
中医强调“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格外注重内在因素,也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养生健身,也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开发内在卫生资源,让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这是中医学不懈努力的方向,而且一直奋斗了几千年。《内经》说“病为本,工为标”,医学、医生只是健康的帮助,而病人才是健康的主人。
五、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思想
(一)“杂合以治”不是靶点给药,不是对抗治疗
在中医的经典《素问·异法方宜论》之中,黄帝与他的师父岐伯讨论医学问题,他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这个问题很高明,的确是中医治病技术的特色,也很不容易回答。
在这个提问之中,首先是很多医生,都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为什么会有“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这么多技术手段,为什么不是“唯一正确”,却都不仅是有效,而且能“治愈”,这是为什么?这真是几千年中医临床治病特色的真实写照,都是名医,有的主张寒凉,有的主张温补;有的使用内服,有的使用外治;有的用药,有的不用药?
岐伯的回答,充满智慧,有耐人寻味,他说:“地势使然也。”当然,地势不仅是方位的区别,还有时空的差异。并且提出“杂合以治”的治疗方略,千方百计,只为你健康,但是,绝对不是西医追求的“器官、靶点”的治疗。
岐伯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二)辨证论治富含着“活法巧治”的智慧
辨证论治这个词语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的神髓早就化生于张仲景的“随证治之”。这个学说背后的深刻原因,是立足于疾病状态的不断变化,外感病有六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内伤病也因为饮食起居情志变化而起伏,随着日月阴阳运转而不同。辨证论治不是“分型治疗”,辨证的过程,就是运用医学理论的过程,“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论治的过程,也是医患交流,调动既往知识、经验的过程,不是在西医病名底下,分型对号,一直不变的分型治疗。
证是随时可以变化的,有规律可循,立足于“以无为本”,疾病的“有”,来源于“无”;病人找医生,就是因为不在“无病”,有了痛苦,希望借助于医生消除痛苦;医生的立一个病证,就是为了消除这个病证,而不是为了诊断清楚它是什么。
有病的原因,多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留邪,久瘀成毒,影响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发挥,就出现了各种病证。“扶正祛邪”,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活法巧治,是中医智慧的体现。
无论是内服外用,饮食起居,各种治疗方法,只要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都可以发挥作用,不局限于某种方法,更不必“终身服药”。
(三)施治于外,神应于中,是中医的独门绝技
中医根据《河图》《洛书》的“生成”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有表里,有内外,有生有成,每一个生命,都随着天地时空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生命是一个整体,自然生成,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皮脉筋骨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息息相关,与天地四时阴阳的消长密不可分,一旦人体由有序转为无序,气血运行,升降出入背离了常态,就会产生疾病。
治疗疾病,无需深入体内切割,更不需要靶点一一对应,在体表使用恰当的方法,在远离脏腑的四肢针刺拔罐、艾灸按摩,膏药贴敷,都有利于人体恢复有序,重返健康,即使是癌症、类风湿、各种增生,也可以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内病外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西方医学重视结构,忽略人体内在卫生资源的巨大作用,把健康的主宰依附于外力的干预,因此,不当检查、过度治疗,在所难免。由于西方医学没有“内外相关”的思想体系,不能在外边解决内里的问题,所以才需要“手术”解决,因此,“外科手术”,绝大多数不是外治,而是“内病内治”指导下的具体体现。
很多所谓必须“终身服用”的化学制剂,是大自然的异物,也是生命的异物,生产的时候污染环境,吃进去污染身体。
看上去好似垃圾的草根树皮,经过神农尝百草,变成了低碳环保的治疗药物。化毒为药,变废为宝,需要借助中医的大智慧,否则,用化学成分看中药,用分子靶点说中医,就会走上否定中医的错误路上去。
(四)身心同调是中医的特色
中医认为,五脏是五神脏,“形神一体”,不可分离,而不是把精神归结为大脑皮层。因此,中医治五脏,就是治精神。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气机郁结,所产生的病证很多,心病需要心药医。
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优思伤脾,惊恐伤肾,也就是说六淫太过,伤人四肢,皮毛肌肉血脉筋骨,而七情太过直接伤脏腑。所以,中医治疗不能“唯物质论”,不能只说化学成分的无知对抗,而必须注重患者精神的调理。
(五)药食并用,寓药于食
中药的起源,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很多中药的发现,与古人寻找食物有关系。
中医对于药食同源的应用,历史很悠久,经验很多,方法十分丰富。《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就是用上品药,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中品药,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神农本草经》的告诫,来自于长期的实践观察,是千百人、千万人的经验积累,值得我们重视。
上品无毒的药物养命,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对于适合的人,可以和食品一样,或者加在食品里,长期服用,有益而无害。
中品养性,有毒无毒,可以调理身体,不可久服。
下品有毒,用来治疗疾病,需要辨证论治,不应该随意食用。
西药大多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需要作用于细胞的“分子靶点”,它们大多属于大自然的异物,也是人体的异物,因此,生产的时候难免污染环境;吃进身体,难免污染身体,绝对不应该当做食物来对待。
(六)医养结合,养重于治
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因此养生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不得病比治病重要,让人不得病的措施,不是经常体检,也不是依靠“医保”,而是挖掘“内在的卫生资源”,向内求,维护人体的正气,“不妄作劳”,“心安而不惧”,“德全不危”,有饮食起居养生,有顺时养生,有运动养生等,中医有很多方法。
养生不是吃药,有的时候吃药辅助一下,不能把吃药作为养生不可缺少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经常“被帮助”,但是不能经常“被拯救”。中医是我来帮助你的医学。
养生的重要法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主明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养心为上。
如果只相信大仪器,高精密仪器,经常“从头到脚”检查,就会误入医学丛林,吃尽“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苦头。
我们正处于“被医保”的时代,不要为了“报销费用”而“享受医疗”,要养生保健才能维护健康。养生保健不是“营养说了算”,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而不是迷信偏方。
总之,中医善于“道术并重”的医学体系,“重术轻道,衰落难逃”;在面对西医的时候,如果只是“求同存异”,就容易“丢了自己”。
只有坚持“道术并重”,与西医“求异存同”,彰显中医个性,才能逐渐走向复兴。
2020、12、27
上述问题,我在2007年出版的《回归中医》之中,有所论述。再次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收起全文d
——秘书王:到临上飞机的前一天晚上,医生突然病倒不能去了,就临时换了个医生【艾感言——这是应该推迟西德之行,直到熟悉的医生康复】,这个医生不熟悉他的身体状况。到了西德,手术非常成功,关节也换得很好,外国医生告诉他说,第二天就可以站起来走路了。他还挺高兴的。可是到了半夜,他的心脏支持不了了,因为全身麻醉影响心脏,所以他也觉得不行了,赶快就说:心口不舒服。等到夫人郝治平赶来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了。1978年8月3日,罗瑞卿在德国波恩逝世,享年72岁。1980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为罗瑞卿同志平反的通知》。#凤凰新闻#【罗瑞卿赴德治病导致逝世内情:为何临时换了个医生】原题:王秘书眼中的罗瑞卿,摘要:1965是他事业的巅峰也是滑向深渊的转折点,1976后批后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他从军内积极支持…O罗瑞卿赴德治病导致逝世内情:为何临时换了个…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收起全文
原题:《论中西医不同的疾病观》
作者:曹东义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全文如下:
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都有很丰富的内容,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深入了解,因此,比较中西医的学术特点很不容易。我们很难在具体细节上互相比较,而必须“大道从简”看其主要的学术特征。
一、西医“以有为本”,中医“以无为本”
中西医的知识虽然很多,归结起来,无非是“怎样看”与“怎样做”,前者是世界观(道),后者是方法论(术)。
西医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学术原理,从解剖说生理,按照病灶推测病因,并且逐渐深入到微观领域,是一条“破碎化”的研究方向。它的起点是结构(有,属于明物质),是“以有为本”。
西医认为没有物质结构(有)为依据的各种诊治方法,都属于不能采信“虚假”。因此,不能接受“治未病”以及阴阳五行指导下的很多中医理念。
中医按照“天地自然生成”学术原理,研究生命的健康与疾病关系,认为天地万物与人,都是自然整体生成的,是从“无”而来,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摸不着,约等于“暗物质”。经过生长壮老已,万物之“有”还要复归于无,因此中医是“以无为本”的学术体系。
中医重视人与天地万物、社会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疾病与健康之间没有截然分开的界限,随时处于不断转化的状态,“病起于过用”,“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二、西医依靠“构成论”,中医依靠“生成论”
西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都是从结构之“有”出发,根据结构推求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逐渐发现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发现不了不承认。因此,西医的整体观念,是皮肤之内是一个整体,超越了皮肤之外,它们与人体的关系是“或然”关系,不是必然的联系。
中医研究人体,从天地阴阳“自然生成”开始,“生”和“成”有不同的含义。“生而未必成,成必须符合道”。说人体离不开环境,如同农民种地,离开天地万物,就不能周而复始地生长壮老已。因此,能否“生成”,必须看内在有没有“生命力”;具有生命潜质,不一定能“生”,更不一定能“成”;“成”一定符合“道”。也就是能否长成,必须看“环境”是否允许。
由此可见,研究构成,可以不看环境,只说皮肤之内的整体;研究生成,必须把人体与环境一起考虑。说生成,离不开环境。
构成的视野比较小,而生成的视野必须宽阔。
用一个植物为例子,从构成的角度看,根、茎、叶、花、果各有标准,毫不含糊;从生成的角度说,所有的根、茎、叶、花、果都来源于一个种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离开了这个整体,就变成了异物。而且,谈生成,离不开环境,离开环境只能说构成,而不能说生成。
人体也是这样,眼耳鼻舌身,各有不同结构,也有不同的功能,这似乎没有错,但是,它们都不能离开身体,一旦离开了生命整体,虽然其结构依然完整,但是其功能就完全无从谈起了,甚至很快就会腐败变质。
由此来看,生成的生命有结构,从生成谈生命,可以包容构成,而构成不能代替、包容生成。
三、西医强调疾病的排他性、永久性
西医从构成之“有”出发,强调证据,注重排他性,因此,格外看重疾病“诊断标准”,不能“确诊”,就没有可以治疗的目标。
但是,生命变动不居,疾病也很复杂,从致病因素启动到病理结构形成,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癌症病灶虽然由一个癌细胞突变开始,但是到确诊癌症之间,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冠心病的粥样斑块,到底多大才可以确诊为冠心病?这也很不容易做到精准无误。
因此,具有排他性的诊断证据,很可贵,但是很多不符合标准的疾病被“漏诊”、“误诊”在所难免。“关口前移”的初衷,被终身服药的毒副作用遮盖,也不是罕见的个案。
西医强调医学外力的干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就如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所说“努力找病,除恶务尽”。由此,出现了三个世纪难题: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
四、中医强调疾病的可转化、暂时性
中医从疾病生成之“无”出发,“有无相生”,界限不明,一般不需要排他性的“确诊”。
突出的痛苦就是病,也不论它是症状,还是体征,只要能够消除它,就起到了医疗帮助的目的,完成了医生的责任。
中医强调“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格外注重内在因素,也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养生健身,也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开发内在卫生资源,让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这是中医学不懈努力的方向,而且一直奋斗了几千年。《内经》说“病为本,工为标”,医学、医生只是健康的帮助,而病人才是健康的主人。
五、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思想
(一)“杂合以治”不是靶点给药,不是对抗治疗
在中医的经典《素问·异法方宜论》之中,黄帝与他的师父岐伯讨论医学问题,他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这个问题很高明,的确是中医治病技术的特色,也很不容易回答。
在这个提问之中,首先是很多医生,都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为什么会有“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这么多技术手段,为什么不是“唯一正确”,却都不仅是有效,而且能“治愈”,这是为什么?这真是几千年中医临床治病特色的真实写照,都是名医,有的主张寒凉,有的主张温补;有的使用内服,有的使用外治;有的用药,有的不用药?
岐伯的回答,充满智慧,有耐人寻味,他说:“地势使然也。”当然,地势不仅是方位的区别,还有时空的差异。并且提出“杂合以治”的治疗方略,千方百计,只为你健康,但是,绝对不是西医追求的“器官、靶点”的治疗。
岐伯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二)辨证论治富含着“活法巧治”的智慧
辨证论治这个词语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的神髓早就化生于张仲景的“随证治之”。这个学说背后的深刻原因,是立足于疾病状态的不断变化,外感病有六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内伤病也因为饮食起居情志变化而起伏,随着日月阴阳运转而不同。辨证论治不是“分型治疗”,辨证的过程,就是运用医学理论的过程,“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论治的过程,也是医患交流,调动既往知识、经验的过程,不是在西医病名底下,分型对号,一直不变的分型治疗。
证是随时可以变化的,有规律可循,立足于“以无为本”,疾病的“有”,来源于“无”;病人找医生,就是因为不在“无病”,有了痛苦,希望借助于医生消除痛苦;医生的立一个病证,就是为了消除这个病证,而不是为了诊断清楚它是什么。
有病的原因,多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留邪,久瘀成毒,影响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发挥,就出现了各种病证。“扶正祛邪”,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活法巧治,是中医智慧的体现。
无论是内服外用,饮食起居,各种治疗方法,只要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都可以发挥作用,不局限于某种方法,更不必“终身服药”。
(三)施治于外,神应于中,是中医的独门绝技
中医根据《河图》《洛书》的“生成”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有表里,有内外,有生有成,每一个生命,都随着天地时空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生命是一个整体,自然生成,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皮脉筋骨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息息相关,与天地四时阴阳的消长密不可分,一旦人体由有序转为无序,气血运行,升降出入背离了常态,就会产生疾病。
治疗疾病,无需深入体内切割,更不需要靶点一一对应,在体表使用恰当的方法,在远离脏腑的四肢针刺拔罐、艾灸按摩,膏药贴敷,都有利于人体恢复有序,重返健康,即使是癌症、类风湿、各种增生,也可以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内病外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西方医学重视结构,忽略人体内在卫生资源的巨大作用,把健康的主宰依附于外力的干预,因此,不当检查、过度治疗,在所难免。由于西方医学没有“内外相关”的思想体系,不能在外边解决内里的问题,所以才需要“手术”解决,因此,“外科手术”,绝大多数不是外治,而是“内病内治”指导下的具体体现。
很多所谓必须“终身服用”的化学制剂,是大自然的异物,也是生命的异物,生产的时候污染环境,吃进去污染身体。
看上去好似垃圾的草根树皮,经过神农尝百草,变成了低碳环保的治疗药物。化毒为药,变废为宝,需要借助中医的大智慧,否则,用化学成分看中药,用分子靶点说中医,就会走上否定中医的错误路上去。
(四)身心同调是中医的特色
中医认为,五脏是五神脏,“形神一体”,不可分离,而不是把精神归结为大脑皮层。因此,中医治五脏,就是治精神。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气机郁结,所产生的病证很多,心病需要心药医。
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优思伤脾,惊恐伤肾,也就是说六淫太过,伤人四肢,皮毛肌肉血脉筋骨,而七情太过直接伤脏腑。所以,中医治疗不能“唯物质论”,不能只说化学成分的无知对抗,而必须注重患者精神的调理。
(五)药食并用,寓药于食
中药的起源,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很多中药的发现,与古人寻找食物有关系。
中医对于药食同源的应用,历史很悠久,经验很多,方法十分丰富。《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就是用上品药,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中品药,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神农本草经》的告诫,来自于长期的实践观察,是千百人、千万人的经验积累,值得我们重视。
上品无毒的药物养命,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对于适合的人,可以和食品一样,或者加在食品里,长期服用,有益而无害。
中品养性,有毒无毒,可以调理身体,不可久服。
下品有毒,用来治疗疾病,需要辨证论治,不应该随意食用。
西药大多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需要作用于细胞的“分子靶点”,它们大多属于大自然的异物,也是人体的异物,因此,生产的时候难免污染环境;吃进身体,难免污染身体,绝对不应该当做食物来对待。
(六)医养结合,养重于治
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因此养生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不得病比治病重要,让人不得病的措施,不是经常体检,也不是依靠“医保”,而是挖掘“内在的卫生资源”,向内求,维护人体的正气,“不妄作劳”,“心安而不惧”,“德全不危”,有饮食起居养生,有顺时养生,有运动养生等,中医有很多方法。
养生不是吃药,有的时候吃药辅助一下,不能把吃药作为养生不可缺少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经常“被帮助”,但是不能经常“被拯救”。中医是我来帮助你的医学。
养生的重要法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主明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养心为上。
如果只相信大仪器,高精密仪器,经常“从头到脚”检查,就会误入医学丛林,吃尽“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苦头。
我们正处于“被医保”的时代,不要为了“报销费用”而“享受医疗”,要养生保健才能维护健康。养生保健不是“营养说了算”,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而不是迷信偏方。
总之,中医善于“道术并重”的医学体系,“重术轻道,衰落难逃”;在面对西医的时候,如果只是“求同存异”,就容易“丢了自己”。
只有坚持“道术并重”,与西医“求异存同”,彰显中医个性,才能逐渐走向复兴。
2020、12、27
上述问题,我在2007年出版的《回归中医》之中,有所论述。再次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收起全文d
原题:《论中西医不同的疾病观》
作者:曹东义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全文如下:…展开全文c
原题:《论中西医不同的疾病观》
作者:曹东义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全文如下:…展开全文c
这个是2014年郭广昌总在清华经管的演讲节选,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干货。谈到了金融的发展,最后也点题突出了复兴的投资能力。
#郭广昌# #金融# #投资# L全球视频精选Premium的微博视频
战略自私和狂妄看来把一些美国政治精英的脑子烧坏了。他们以为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与欧洲是一致的,他们在中国问题上胡来,欧洲人理所当然要亦步亦趋。他们还以为价值观就是一切,美欧之间的意识形态纽带可以强得让欧洲抛下在中国的巨大利益,一心一意地做美国的“政治小三”。
而就在2020年12月30日,也就是中欧宣布完成谈判的同一天,美国政府宣布对产自法国和德国的飞机零部件以及葡萄酒等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华盛顿光是嘴上说要与欧洲共同对付中国,他们倒是向欧洲多让点利啊。一说起道义,他们一副君子腔;一算起利益,他们又拿出一本小人账。收起全文d
- 390
- 1956
- ñ12373
-
元旦佳节,最高兴的莫过于专家朋友赐新作,,愿与网友粉丝共赏美文共吸信息营养共促全民健康
原题:《论中西医不同的疾病观》
作者:曹东义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全文如下:
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都有很丰富的内容,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深入了解,因此,比较中西医的学术特点很不容易。我们很难在具体细节上互相比较,而必须“大道从简”看其主要的学术特征。
一、西医“以有为本”,中医“以无为本”
中西医的知识虽然很多,归结起来,无非是“怎样看”与“怎样做”,前者是世界观(道),后者是方法论(术)。
西医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学术原理,从解剖说生理,按照病灶推测病因,并且逐渐深入到微观领域,是一条“破碎化”的研究方向。它的起点是结构(有,属于明物质),是“以有为本”。
西医认为没有物质结构(有)为依据的各种诊治方法,都属于不能采信“虚假”。因此,不能接受“治未病”以及阴阳五行指导下的很多中医理念。
中医按照“天地自然生成”学术原理,研究生命的健康与疾病关系,认为天地万物与人,都是自然整体生成的,是从“无”而来,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摸不着,约等于“暗物质”。经过生长壮老已,万物之“有”还要复归于无,因此中医是“以无为本”的学术体系。
中医重视人与天地万物、社会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疾病与健康之间没有截然分开的界限,随时处于不断转化的状态,“病起于过用”,“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二、西医依靠“构成论”,中医依靠“生成论”
西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都是从结构之“有”出发,根据结构推求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逐渐发现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发现不了不承认。因此,西医的整体观念,是皮肤之内是一个整体,超越了皮肤之外,它们与人体的关系是“或然”关系,不是必然的联系。
中医研究人体,从天地阴阳“自然生成”开始,“生”和“成”有不同的含义。“生而未必成,成必须符合道”。说人体离不开环境,如同农民种地,离开天地万物,就不能周而复始地生长壮老已。因此,能否“生成”,必须看内在有没有“生命力”;具有生命潜质,不一定能“生”,更不一定能“成”;“成”一定符合“道”。也就是能否长成,必须看“环境”是否允许。
由此可见,研究构成,可以不看环境,只说皮肤之内的整体;研究生成,必须把人体与环境一起考虑。说生成,离不开环境。
构成的视野比较小,而生成的视野必须宽阔。
用一个植物为例子,从构成的角度看,根、茎、叶、花、果各有标准,毫不含糊;从生成的角度说,所有的根、茎、叶、花、果都来源于一个种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离开了这个整体,就变成了异物。而且,谈生成,离不开环境,离开环境只能说构成,而不能说生成。
人体也是这样,眼耳鼻舌身,各有不同结构,也有不同的功能,这似乎没有错,但是,它们都不能离开身体,一旦离开了生命整体,虽然其结构依然完整,但是其功能就完全无从谈起了,甚至很快就会腐败变质。
由此来看,生成的生命有结构,从生成谈生命,可以包容构成,而构成不能代替、包容生成。
三、西医强调疾病的排他性、永久性
西医从构成之“有”出发,强调证据,注重排他性,因此,格外看重疾病“诊断标准”,不能“确诊”,就没有可以治疗的目标。
但是,生命变动不居,疾病也很复杂,从致病因素启动到病理结构形成,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癌症病灶虽然由一个癌细胞突变开始,但是到确诊癌症之间,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冠心病的粥样斑块,到底多大才可以确诊为冠心病?这也很不容易做到精准无误。
因此,具有排他性的诊断证据,很可贵,但是很多不符合标准的疾病被“漏诊”、“误诊”在所难免。“关口前移”的初衷,被终身服药的毒副作用遮盖,也不是罕见的个案。
西医强调医学外力的干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就如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所说“努力找病,除恶务尽”。由此,出现了三个世纪难题: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
四、中医强调疾病的可转化、暂时性
中医从疾病生成之“无”出发,“有无相生”,界限不明,一般不需要排他性的“确诊”。
突出的痛苦就是病,也不论它是症状,还是体征,只要能够消除它,就起到了医疗帮助的目的,完成了医生的责任。
中医强调“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格外注重内在因素,也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养生健身,也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开发内在卫生资源,让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这是中医学不懈努力的方向,而且一直奋斗了几千年。《内经》说“病为本,工为标”,医学、医生只是健康的帮助,而病人才是健康的主人。
五、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思想
(一)“杂合以治”不是靶点给药,不是对抗治疗
在中医的经典《素问·异法方宜论》之中,黄帝与他的师父岐伯讨论医学问题,他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这个问题很高明,的确是中医治病技术的特色,也很不容易回答。
在这个提问之中,首先是很多医生,都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为什么会有“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这么多技术手段,为什么不是“唯一正确”,却都不仅是有效,而且能“治愈”,这是为什么?这真是几千年中医临床治病特色的真实写照,都是名医,有的主张寒凉,有的主张温补;有的使用内服,有的使用外治;有的用药,有的不用药?
岐伯的回答,充满智慧,有耐人寻味,他说:“地势使然也。”当然,地势不仅是方位的区别,还有时空的差异。并且提出“杂合以治”的治疗方略,千方百计,只为你健康,但是,绝对不是西医追求的“器官、靶点”的治疗。
岐伯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二)辨证论治富含着“活法巧治”的智慧
辨证论治这个词语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的神髓早就化生于张仲景的“随证治之”。这个学说背后的深刻原因,是立足于疾病状态的不断变化,外感病有六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内伤病也因为饮食起居情志变化而起伏,随着日月阴阳运转而不同。辨证论治不是“分型治疗”,辨证的过程,就是运用医学理论的过程,“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论治的过程,也是医患交流,调动既往知识、经验的过程,不是在西医病名底下,分型对号,一直不变的分型治疗。
证是随时可以变化的,有规律可循,立足于“以无为本”,疾病的“有”,来源于“无”;病人找医生,就是因为不在“无病”,有了痛苦,希望借助于医生消除痛苦;医生的立一个病证,就是为了消除这个病证,而不是为了诊断清楚它是什么。
有病的原因,多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留邪,久瘀成毒,影响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发挥,就出现了各种病证。“扶正祛邪”,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活法巧治,是中医智慧的体现。
无论是内服外用,饮食起居,各种治疗方法,只要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都可以发挥作用,不局限于某种方法,更不必“终身服药”。
(三)施治于外,神应于中,是中医的独门绝技
中医根据《河图》《洛书》的“生成”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有表里,有内外,有生有成,每一个生命,都随着天地时空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生命是一个整体,自然生成,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皮脉筋骨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息息相关,与天地四时阴阳的消长密不可分,一旦人体由有序转为无序,气血运行,升降出入背离了常态,就会产生疾病。
治疗疾病,无需深入体内切割,更不需要靶点一一对应,在体表使用恰当的方法,在远离脏腑的四肢针刺拔罐、艾灸按摩,膏药贴敷,都有利于人体恢复有序,重返健康,即使是癌症、类风湿、各种增生,也可以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内病外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西方医学重视结构,忽略人体内在卫生资源的巨大作用,把健康的主宰依附于外力的干预,因此,不当检查、过度治疗,在所难免。由于西方医学没有“内外相关”的思想体系,不能在外边解决内里的问题,所以才需要“手术”解决,因此,“外科手术”,绝大多数不是外治,而是“内病内治”指导下的具体体现。
很多所谓必须“终身服用”的化学制剂,是大自然的异物,也是生命的异物,生产的时候污染环境,吃进去污染身体。
看上去好似垃圾的草根树皮,经过神农尝百草,变成了低碳环保的治疗药物。化毒为药,变废为宝,需要借助中医的大智慧,否则,用化学成分看中药,用分子靶点说中医,就会走上否定中医的错误路上去。
(四)身心同调是中医的特色
中医认为,五脏是五神脏,“形神一体”,不可分离,而不是把精神归结为大脑皮层。因此,中医治五脏,就是治精神。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气机郁结,所产生的病证很多,心病需要心药医。
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优思伤脾,惊恐伤肾,也就是说六淫太过,伤人四肢,皮毛肌肉血脉筋骨,而七情太过直接伤脏腑。所以,中医治疗不能“唯物质论”,不能只说化学成分的无知对抗,而必须注重患者精神的调理。
(五)药食并用,寓药于食
中药的起源,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很多中药的发现,与古人寻找食物有关系。
中医对于药食同源的应用,历史很悠久,经验很多,方法十分丰富。《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就是用上品药,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中品药,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神农本草经》的告诫,来自于长期的实践观察,是千百人、千万人的经验积累,值得我们重视。
上品无毒的药物养命,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对于适合的人,可以和食品一样,或者加在食品里,长期服用,有益而无害。
中品养性,有毒无毒,可以调理身体,不可久服。
下品有毒,用来治疗疾病,需要辨证论治,不应该随意食用。
西药大多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需要作用于细胞的“分子靶点”,它们大多属于大自然的异物,也是人体的异物,因此,生产的时候难免污染环境;吃进身体,难免污染身体,绝对不应该当做食物来对待。
(六)医养结合,养重于治
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因此养生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不得病比治病重要,让人不得病的措施,不是经常体检,也不是依靠“医保”,而是挖掘“内在的卫生资源”,向内求,维护人体的正气,“不妄作劳”,“心安而不惧”,“德全不危”,有饮食起居养生,有顺时养生,有运动养生等,中医有很多方法。
养生不是吃药,有的时候吃药辅助一下,不能把吃药作为养生不可缺少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经常“被帮助”,但是不能经常“被拯救”。中医是我来帮助你的医学。
养生的重要法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主明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养心为上。
如果只相信大仪器,高精密仪器,经常“从头到脚”检查,就会误入医学丛林,吃尽“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苦头。
我们正处于“被医保”的时代,不要为了“报销费用”而“享受医疗”,要养生保健才能维护健康。养生保健不是“营养说了算”,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而不是迷信偏方。
总之,中医善于“道术并重”的医学体系,“重术轻道,衰落难逃”;在面对西医的时候,如果只是“求同存异”,就容易“丢了自己”。
只有坚持“道术并重”,与西医“求异存同”,彰显中医个性,才能逐渐走向复兴。
2020、12、27
上述问题,我在2007年出版的《回归中医》之中,有所论述。再次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收起全文d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艾微博-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