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周四,晴
#全民健康信息场#
读报提高信息时代的健康信息力
白士泮,石建政:AI时代用户的信息困境:过载与真伪
真实性与可信度的危机
同时,用户也要主动打破信息茧房,有意识地接触不同观点和声音,可以适度抗拒“回音室”效应,或定期关注不同领域的信息源来达到这一目标。
AI生成内容的逼真程度,已经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从新闻报道到专业文献,AI都能模仿得维妙维肖。这给普通用户带来严重困扰:如何分辨眼前的信息是人类创作还是AI生成的?更重要的是,即便知道是AI生成的内容,可信度又该如何评估?特别是在涉及专业知识领域时,AI可能会生成看似专业但实际并不准确的内容。这种“似是而非”的信息,比明显的假信息更具有迷惑性,因为它们常常掺杂着真实信息,让人难以辨别。对于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用户来说,识别这类信息的准确性变得异常困难。
在AI时代,用户不得不付出更多心力来处理和验证信息。每条信息的可信度都须要反复确认,这极大地增加认知负担。有研究表明,频繁的信息真伪判断会导致决策疲劳,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和工作效率。
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和繁重的验证工作,很多用户可能选择“放弃思考”,直接接受AI的判断和推荐。这种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人类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应对之道
面对这些挑战,用户必须培养新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建立基本的信息甄别意识,对所接触的信息保持适度怀疑态度。其次,要掌握核实信息的基本方法,比如交叉验证、查找原始来源等。
同时,用户也要主动打破信息茧房,有意识地接触不同观点和声音,可以适度抗拒“回音室”效应,或定期关注不同领域的信息源来达到这一目标。
对于平台或开发者而言,加强监管要求是关键。比如要求平台或开发者提供更透明的AI标识机制,让用户能够清楚识别AI生成内容,是当务之急。再来,开发更好的事实核查工具,帮助用户更便捷地验证信息真伪,也是减轻用户信息困境的重要手段。最近,Meta突然决定终止在美国的第三方事实核查计划,这是平台令人不安的逃避责任,是应该受到监管当局谴责与惩戒的行为。
AI时代的信息困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须要用户、平台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应对。在享受AI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其潜在风险,培养必要的信息素养,才能在这个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作者白士泮是南洋大学校友学术会顾问 新加坡社科大学客座教授)
(石建政是新加坡社科大学客座讲师 特许金融科技分析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AI时代用户的信息困境:过载与真伪—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