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1 00:26 【转载】 zaobao专稿提出:“走出去”的中国需要新思维

zaobao原题及全文如下:中国海外投资为何频频受挫?

薛之白

2015年01月30日

  •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

  • 中缅皎漂-昆明铁路示意图
  • 中泰之间的“大米换高铁”计划
  • 科伦坡港口城已在建设中

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屡次遭遇挫折,泰国大米事件、墨西哥高铁招标事件、斯里兰卡港口事件……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中资在“走出去”过程中面对的风险,以及中国在对外战略布局上的短板。

(联合早报网专稿——薛之白整理)希腊新政府的上台,不仅让欧元区大感紧张,也让远在东方的中国吃了一记闷棍。

1月26日,希腊激进左翼联盟(Syriza)在该国大选中获胜。新政府在宣誓就职的当天,便叫停了该国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口(Piraeus)的私有化计划。根据原计划,其多数股权本将出售给中国国企中远集团。

据BBC报道,中远集团的投资一开始就在希腊引起争议,比雷埃夫斯港码头工会反对私有化,因为工人们担心中远集团会大幅度裁员、降低工作条件,并雇佣中国廉价劳力取代希腊工人。希腊新政府在声明中表示,“将根据希腊人民的利益重新审核同中国中远集团的交易。”

比 雷埃夫斯港是欧洲最大的客运港,同时也是世界十大货运港口之一,还是希腊重要的海军基地。该港口是中国通往欧洲的贸易航运线上的关键一环。比雷埃夫斯港的 总裁曾说,有了中远集团的战略投资,该港口就能作为中国经济巨轮进军欧洲的门户、进军地中海各地和北非的跳板。如今该项目被叫停,不仅对中远集团本身,也 将对中国整体战略环节造成损失。

这件事并非特例。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屡次遭遇挫折,泰国大米事件、墨西哥高铁招标事件、斯里兰卡港口事件……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中资在“走出去”过程中面对的风险,以及中国在对外战略布局上的短板。

中泰“大米换高铁” 一波三折

2014 年3月13日,泰国宪法法院判决已获国会通过的一项2.2万亿泰铢(约合678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违宪,这意味着该项目的核心部分高铁项目也将随之 暂停。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法院在当天的判决中表示,英叻政府推动通过的这一贷款基建项目无论是内容还是程序都违反宪法,因此决定撤销这一项目。

之 前,中国方面表示有意参与泰国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并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然而,计划 从一开始便困难重重,反对者认为,英叻政府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收买农民的选票,而且收购计划中存在大量的腐败机会。除了反贪委员会外,英叻政府还面临农民的 巨大压力。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由于政府高价收购大米,泰国农民增加种植面积,而收购的大米价格过高、销售困难,使财政部没有足够流动资金支付给农 民。

“大 米换高铁”计划当年由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时任泰国首相的英叻共同签订,但泰国政局此后急剧变化,发生了“封锁曼谷”、英叻下台等一系列事件。后来,虽然李克 强与新任泰国首相巴育商谈重启该计划,但泰国政局的不稳仍让它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而对英叻本人来说,该事件让常被指“亲中”的她落下了罪名,最终结局仍 难预料。

中缅皎漂-昆明铁路 胎死腹中

2014年7月18日,缅甸铁道部突然发布消息称,中缅胶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因“双方于2011年签署的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已经到期,且对于该项目计划中方也未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决定将不实施该项目。

据 网易新闻报道,该铁路走向基本与中缅油气管道平行,此前曾被称为中国西南战略大通道。如若完工,这条铁路将从西南向东北贯穿缅甸中北部,直通中国昆明,成 为中国运送物资到海外的大通道,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意义。但缅甸政府的一个声明,让这一战略意义重大的项目胎死腹中。

这 并非中国在缅甸的投资首次受挫。2011年,缅甸宣布搁置中缅两国密松水电站合作项目。2012年,莱比塘铜矿项目一度也被迫停工。对于这些项目的搁浅, 缅甸方面称,一些公民组织的反对声音较大,工程所在地的居民多次表示抗议。但亦有观察者指,这些事件背后有美国作梗的因素,美国试图通过拉拢、施压缅甸, 来打破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

中墨高铁合同 荆棘密布

2014 年11月6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取消三天前刚刚与中国铁建所牵头的财团签订的价值数十亿美元高铁合同。墨西哥方面解释,中方在招标中是唯一竞标者,取 消合同是为了避免出现对投标程序合法性和透明度的怀疑,而新一轮招标将在2015年进行,将给日本、德国等竞争企业更多准备投标的时间。

这个连接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的高速铁路项目,是拉美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如果原计划顺利进行,也将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第一单,意义非同寻常。墨西哥突然取消计划,让中国方面措手不及,中国官方和企业都对此表达了不满。

对 于该事件背后的原因,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号“侠客岛”认为,中企投标的过程中,遭到了当地媒体、反对党和民众的抵制。跨洋过海,人生地不熟,只有需求的对 接,而没有心理和文化对接,是中企失败案例的关键原因。学者叶檀也指出,当地政治、经济与法律均存在巨大风险,形势并非中国可以掌握。而中企以往在海外招 标中的一些不良做法,也影响了自身的信用。

该项目新一轮招标的最终结果将于今年7月31日公布。虽然舆论普遍认为中方仍然占有较大的优势,但经过这一番波折后,该事件的最终结局仍然难料。

中斯港口城项目 前景不明

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今年1月8日举行大选,西里塞纳击败原总统拉贾帕克萨,成为新一任总统。斯里兰卡新政府上台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总投资15亿美元、由中国交建承建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西里塞纳在竞选期间就曾威胁,一旦当选,会重新审核该项目。

据 《华尔街日报》报道,斯里兰卡是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上的重要一环,中国一直积极对其进行基建投资和资金援助。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位于 科伦坡CBD核心,规划建筑规模超过530万平方米,是融基础设施、一级土地开发、房地产三业一体的综合型特大投资项目,也是迄今斯里兰卡最大的外商直接 投资项目。

有分析指出,斯里兰卡提出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可能与来自印度的压力有关。据印度新闻网报道,印度 最大的担忧是中国对斯里兰卡投资的剧增,其次是中国潜艇停靠科伦坡。此外,新德里的另一个担忧是斯里兰卡和中国在航海方面的合作,这是中国丝绸之路计划的 一部分,“实质上是在南部包围印度,将引发大量在印度海域的窥探活动”。

夹在两个大国影响之下的小国斯里兰卡,未来将采取怎样的策略仍有待观察。而科伦坡港口城的命运仍不明朗。

“走出去”的中国需要新思维

以 上的几个例子只是选取比较出名、比较典型的事件,类似问题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走出去”, 在海外进行投资合作项目。但是,在项目洽谈与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挫折,折射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思路与计划方面的不足之处。

2014 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外交大战略,被一些媒体和学者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但是,和当年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美国相比,如今中国面临的环境要复 杂得多。在FT中文网上刊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挑战重重》一文中,作者聂日明指出,马歇尔计划的前五名受援国为英法德意荷,这些国家在二战以前就已经是 发达国家,而中国面对的经济体的发展水平远不及这些欧洲国家,其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往往较差,更不提法治水平、契约精神、商业环境,有的国家连政局都不 稳定,前任领导人承诺、后任领导撕毁合约的情况并不少见。

《中国环境报》的分析则指出,中国企业本身也存在一些认识 误区和盲点。一些中国公司十分注重通过对当地政府官员进行充分公关,获得开发项目,而不注重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交流,这种“中国式”思维方式给项目实施带来 诸多困难。因为破坏环境、影响当地人就业等问题,常常受到民众和反对党的抨击。还有一些企业,在出现问题后,往往不是通过合法手段解决,而是采取贿赂等方 式处理,造成无穷遗患,最终致使问题升级。

除了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行为的问题之外,政治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政府和 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经贸往来,其背后往往都是中国的对外战略,地缘政治与交通的整合、中国在海外势力的扩展才是更重要的目的。也因为如 此,这些项目因为其政治烙印而备受关注与质疑。哪怕没有什么政治目的的投资行为,也会因为沾上“中国”二字而生出变数。

作 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对中国扩大海外势力的行为难免怀有戒心,会采取一些制衡、分化的策略来加以限制;作为区域强国的印度、日本等国,亦对中国染指其势 力范围充满警惕,在一些经济领域,这些国家也与中国存在针锋相对的竞争关系;而对于东南亚国家、拉美国家来说,无论因领土纠纷还是文化冲突,反映到经贸方 面,也会使看上去顺利的项目充满波折。

古时郑和下西洋,宝船数十丈,便可让四方臣服,扬天朝之威。世易时移,今天中 资迈出国门,绝无可能再重现那样的景象,尽管中国已再次变得强大。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摒除“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而要深入当地、了解对方、分析 风险、精细规划,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恐怕还会一再上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2015-02-01 00:26 【转载】 zaobao专稿提出:“走出去”的中国需要新思维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